服务热线:3201140

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警惕网络诈骗。

发布者:2021/09/29 15:11

一、提升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

Q1:如何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A1:社会公众要做到,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随意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重要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发现上当受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要积极了解与个人生产生活切身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例如,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ATM向非本人同行账户转账汇款的,延迟24小时到账。一方面,如果发现上当受骗,可以向付款账户开户行申请撤销该笔汇款,及时挽回损失;另一方面,要提高警惕,防止诈骗分子通过先骗取现金或者交易对手货物,后撤销ATM转账来实施诈骗。

Q2:如何避免银行卡盗刷

A2: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不借给他人使用,一旦丢失要立即挂失;开通银行账户变动短信提醒不点击短信、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不登录非法网站,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慎连免费Wi-Fi,连接免费Wi-Fi时不登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机构APP进行账户查询、支付等操作;妥善设置银行卡密码,不使用同一数字、生日、身份证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简单密码,不将银行卡密码作为其他网站、APP的密码,多张银行卡不使用同一密码,并定期更改银行卡密码;

Q3:如何支付账户的风险防范

A3:审慎选择支付机构。客户应该适当关注支付机构披露的信息,选择服务机制完善、业务风险较低的支付机构办理业务;妥善保管本人或本单位信息;准确辨识服务渠道的真实性;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Q4:如何识别人民币防伪特征

A4: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位于票面正面右侧。垂直角度观察,安全性呈品红色;翻转一定角度后,安全线变成绿色;透光观察,可见安全线中镂空文字“¥100”

光彩光彩光变数字

位于票面正面中央。垂直观察,票面以金色为主;平视观察,数字以绿色为主。随着上下翻动,数字颜色在金色与绿色之间交替,可见到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

胶印对印图案

票面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有面额数字“100”的局部图案。透光观察,正背面图案组成一个完整的面额数字“100。

横竖双号码

票面正面左下方采用横号码,其冠字和前两位数字为暗红色,后六位数字为黑色。票面正面右侧采用竖号码,其冠字和数字均为蓝色。

Q5:如何拒绝校园贷

A5:攀比心理,首先大家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社会定位,我们是一个学生那么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所以消费能力也与之不同。这个时候我们要持有一颗平常心,切勿进行攀比购买不必要的生活品。

网购,近年来网购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热度词语,大学生也直接成为了网购消费的主流体。网购固然方便但是消费的同时,做为一个学生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考虑到网购物品的作用呢?一些同学网购成瘾造成生活资金严重透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网购物品时更应该考虑到物品所需成度。建议大家网购之时,现将喜欢物品加入购物车。持续观察一端时间,最后在进行逐一筛选及对比。多思考一下哪些物品必备,哪些物品可以缓一缓不急着购买。同时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进行思考,最后删除掉不需要购买的物品。这样可以有效整理自己的生活理财杜绝校园贷款。

二、保障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

2015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为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充分尊重并自觉保障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教育权、信息安全权等基本权利,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进行具体规定,强调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八项权利。

(一)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维护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建立严格的内控措施和科学的技术监控手段,严格区分机构自身资产与客户资产,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

(二)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三)保障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金融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范围内,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或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

(四)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金融机构不应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其合法权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五)保障金融消费者依法求偿权

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程序,建立投诉办理情况查询系统,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六)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

(七)保障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

金融机构应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因金融消费者的性别、年龄、种族、民族或国籍等不同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八)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三、规范金融机构行为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12月14日制定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其中,与金融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有以下条款。

Q1:什么是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哪些内容?

A1:信息披露是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手段,金融机构应当披露的内容包括:金融消费者对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变更、中止和解除合同的方式及限制;金融机构对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金融消费者应当负担的费用及违约金,包括金额的确定、支付时点和方式;金融产品和服务发生纠纷的处理及投诉途径;其他法律法规或监管规定就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所要求的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披露或报告的事项及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同时金融机构应当提示金融消费者不得利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事违法活动。

Q2:文本管理和格式条款有哪些规范条件?

A2: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合同文本打交道,金融机构在的格式合同及服务协议文本,不得存在误导、欺诈等侵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容;不得含有减轻、免除己方责任,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格式条款,及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等不合理条款。同时,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得通过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方式要求金融消费者购买协议中未作明确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Q3: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

A3: 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驾照、护照等证件。这些证件的丢失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仅会使自己的信息完全的泄露,如果有人利用你的信息进行犯罪,那你就会卷入无尽的漩涡中。证件丢失需要赶紧补办挂失,这也是唯一途径了。

不要随意留下你的姓名、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街头问卷、电话问卷、非正规办卡,这些都需要我们填写个人信息,这些不正规的活动,我们尽量不要参加。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会拿我们的信息干什么。

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评论时,不要随意给出自己的个人信息。